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升学

2星期前
小女儿阿满赴台湾升学,凌晨就开车北上,路上有说有笑,看不出她有离愁;虽然从小除了毕业旅行,这是她第二次与父母分离。在吉隆坡国际机场入闸前,向来性格刚烈的阿满突然抱着妈妈大哭起来,想必是强忍的泪水,最终缺堤而出,泪流满面,忍不住了。 原本欢欣的气氛,被这突发的嚎啕大哭闯入,气氛突然僵硬,每个人都吓了一跳,大声呼吸也不敢,仿佛怕又惊动了什么引发另一波汹涌的泪水,遂收起笑脸,冷静观察变化。 原以为阿满之前看惯了哥哥姐姐同样到国外升学的离别场面,他们从没在登机前来个“激情表演”。每个孩子都像恨不得快点飞离父母的视线,都迫不及待想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恨不得快快达到彼岸,像逃离牢笼般梦想过着没有父母管束的日子。更不必因为夜归,为了等门事而吵架。 她是家里第四个远赴台湾圆梦的孩子。初中时期带过她探望台湾的姐姐,自那时候起,她就立定心愿,也要与兄姐一样,远赴台湾深造。 自高中开始,阿满就懂事地避开前面兄姐们曾犯的错,例如夜晚不可以过10点回家,不可以留级,否则直接停学,甚至不可恋爱,她都小心谨慎,坚守规定,多年中学生涯都不曾踩雷。 自疫情暴发锁国封城后,阿满被逼与大家一样留守在家上网课。宅家的时间多了,越发现她爱模仿别人说话的口吻,用词顶肺令人好气又好笑。原本应该在校园过着群体生活的时段,却因一场疫情,硬生生的将原本青春洋溢的少女留锁在家,她没能享有校园欢愉时光而心情烦躁是可想而知的。全家人晚餐,为了让她释怀,我总鼓励她说出想法。听她即席演说,又演又骂,凡看不顺眼的,从国家大事到住区传闻,她无不提出看法,她甚至将收集的题材写成文章投稿报社。她是4个孩子当中,唯一没被逼写和投稿《学生周报》的一个,怎样也想不到她一个理科生,竟然文笔流畅,写出有水准的作品来。读她作品,怎样都猜不到竟是出自一个高中生的手笔。 “管家婆”让人跌破眼镜 阿满收到入学通知后就准备收拾离家,一边整理和采购用品也开始倒数飞出去的日子。她也是那段时间陪伴身边的唯一孩子,其他的都因工作或念书而在外居住。偶尔她也充当我与太太的“和事佬”,负责调解纠纷,她有时火气大起来,两个老人家都会被她骂。 说真的,被骂时还有点讨厌她,怪她没站在我方,相信太太也曾有过这种想法。 这样的日子其实也过得不错,否则两个初老岁月的人,天天你看我,我看你,要不就是你忙你的,我过自己的活,还好有她在常常搞气氛,否则偌大的房子必会空无声响。也因为她在,我们才不会像其他夫妻般,虽然同在一屋檐下,却各自生活着。 女儿要离开,是早已知道的事,没想当她真要离开时,我有了失落的感觉。心中惆怅,担心她是否能适应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日子。 更想不到的是,平日整个貌似“管家婆”的阿满,刚硬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柔软的心,真的在最后一刻失序演出,跌破在场所有人的眼镜。 原来,她也与我们一样,害怕分离。 平日怨两老说话声大吵到她做功课,坐势吃相随心所欲,爱冷战的她,不是不爱我们,而是太爱的关系,提早筑起个防“哭”墙,让自己的心刚硬,也让我们不喜欢她甚至是讨厌她。原来这是她设计的,为免日后没她在的日子,想她,念她。 因为太爱,因为不舍,所以预编一个“坏人”角色与剧本,一切都是因为害怕即将到来的分离,不可不说阿满的用心良苦和落力演出是有效的,可是没想最终破功的却是她自己。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月前
3月前
2022年度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成绩于6月8号放榜了。共有37万3974位考生参与了这项考试,当中有91.6%的考生成功考获文凭,比前年2021年的88.1%增加了3.5%。这也是自2013年开始规定马来文科和历史科必须及格才能获取文凭后,表现最好的一年。 马来西亚教育文凭考试源于1957年,当时名为马来亚联合邦教育证书考试(FMC),在1964年易名为马来西亚教育文凭,是一个与国际O水平普通教育证书(GCE O-Level)同等水平待遇的文凭,由马来西亚考试局主办,用以鉴定中五学生的中学教育学习成果、学术资格及学习成绩。 教育文凭也是学生通往高等教育的必经阶段,然而,近年来却出现很多获得教育文凭的考生选择放弃升学的现象。根据民调机构在今年3月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1000名受访者中,有高达49%的教育文凭离校生不打算继续升学。 当然,中五生在完成了五年的义务中学教育生涯后都有各自的人生目标与选择权,但是,在连续几年都出现接近半数或20万名离校生不愿意继续升学的状况,还是不容小觑的,因为这会直接打击到我国在培育人才以发展国家的努力。 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不继续深造的教育文凭离校生归纳出3个原因,一是市场有许多零工空缺、二是受到影响希望成为网红,及认为接受高深教育并不能保障可获得优职。 我国自3年前开始兴起网购宅配及交通共享服务,这类行业制造出大量的送餐员及司机空缺,这类工作上班时间自由、工作轻松、如果勤奋工作,收入也相当可观;网购蓬勃发展也孕育了大批的网络意见领袖(网红)带货走红而赚取高佣金,这或许比进入大学继续求学更吸引离校生。 可是,以上行业看似入职门槛低,但是也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所预期的成果,毕竟这些行业的竞争者也多,想要突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要在社会上生存也必须具备社交能力、人脉和沟通技巧,升学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你搞好人际关系。就算是技术型的事业比如说理发,美容,医美等也需要通过技能课程考试累计经验才行。
3月前
3月前
大马教育文凭(SPM)成绩放榜,各学生正为未来的升学烦恼,该出国留学呢?还是留在本地升学? 我是一名独中生,拥有大马教育文凭文凭的同时,也拥有统考文凭。 高三毕业后,我选择了最不会让我有文化冲击的台湾进行升学,而我的朋友,有的留在马来西亚,有的到新加坡,甚至欧美国家留学,也有和我一起到台湾。 当初选择到外国留学,有多种因素。 一)开拓视野,增广见闻。在国外留学能深入当地的文化,亲身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等,也能认识各国学生,在多元文化中培养国际交流能力,分享思想等。 二)发展和就业前景更好。有些冷门专业虽在马来西亚的各大学里都设有课程,但其就业前景还不太乐观。因此,到国外就读该大学的强打系所,获取学术含量更好的毕业证书,从而在该国发展或更方便未来移民等。 三)锻炼自我独立能力。虽然到其他州属读大学也能培养独立的能力,而且也是在熟悉的大环境里生活,必然很容易就能适应了。但去到外国,离家三千多公里,甚至是上万公里时,发生了什么事,都真的要学会靠自己了。 留学梦看似真的很美好,但美好的同时也存在弊端,因为并非所有家庭可以负担得起孩子出国留学的费用,毕竟身处国外,除了最基本的学费外,还有生活费也是一大笔的支出,如果孩子还没学会理财就把他丢到国外的话,就会加重家里的经济负担。 另外,外国的名牌大学对成绩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大学对语言也是有要求的,所以学生也需要考取托福或雅思,这可能对某些家庭来说也是一笔花费。 再来,如果想回来马来西亚发展,还得考虑其专业,该大学的毕业文凭受马来西亚政府承认吗? 如果撇开以上3种弊端,留学梦真的就像在大众的印象里,看似吸引和简单吗?其实不然,在自己真正离家三千多公里后,我才发现最艰难的是第三点──锻炼自我独立能力。 身处国外,学习压力大,加上有时想家的情绪到达了顶峰,真的很难熬。 综合上述看法,如果发现自己真的离不开家,或者离不开熟悉的大环境的话,奉劝各位,打消出国留学读书的念头吧,留在本地读大学也挺好的。 如果觉得自己已足够成熟,且能够自立,不受不良风气影响的话,真的很建议大家不妨试试出国留学,多看看这个世界,去到更大、更适合自己的舞台,感受年轻的美好!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5月前
5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