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年

过去我一直好奇农历初七“人日”是什么意思,虽然有人硬扯说汉朝就有,但本书只在台湾和江苏条目下有人日,并非各地普遍名称。台湾当天要吃面线和将七种菜合煮,以祈求家人平安,而江苏人当天不能动剪刀。广东海丰也在初七煮七种菜,但目的是为了利财。 新年越来越不对味儿,不同地方的习俗也混淆得很是厉害。幸好手上有这本老书可供参考,才知道老祖先原来是怎么过年的。 这本小书弥足珍贵,它代表了一切还没被混淆之前的采风纪录,乃作者娄子匡的代表作。作者被誉为中国民俗文化研究奠基人,年轻时在中国各地采集风俗文化,30岁(1935年)出版以介绍华南地区为主的《新年风俗志》,极受德国民俗学家所推崇。 他做的是前人没做过的事,而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也很难再进行,因为紧接便是一系列的混乱:日本入侵、国共内战、中共“破四旧”消灭文化、文化大革命青年下乡改变人口结构等等,令书中记录的种种文化在短短50年内迅速消失。 东南亚则反之,因交通发达、资讯互通,港台文化跟星马互相影响,加上各族群通婚,新年习俗逐渐变成一种混合文化。 娄子匡在中国1949年赤化前逃到台湾,创办《自立晚报》,参加日本和欧洲学者民俗研究会议,并留西德研究,回台后努力出版和推广民俗研究,并在1964年受台湾中国文化学院邀请为中文系教授。 同样因为战乱而在台湾生根的台湾商务印书馆,请他为当年在大陆出版的《新年风俗志》出新版,他遂增补许多原书没有的华北地区以及台湾的新年风俗。 过去我一直好奇农历初七“人日”是什么意思,虽然有人硬扯说汉朝就有,但本书只在台湾和江苏条目下有人日,并非各地普遍名称。台湾当天要吃面线和将七种菜合煮,以祈求家人平安,而江苏人当天不能动剪刀。广东海丰也在初七煮七种菜,但目的是为了利财。 台湾初三老鼠娶亲,晚上要早早熄灯睡觉。而湖南新化则在十五元宵老鼠接婿,反而要点亮许多蜡烛防鼠,他们的老鼠早在除夕夜娶亲了。 陕西初一到初五不扫地、不洗脚,怕走了财气和好运。广东许多地方却在初三扫地,把垃圾倒出去,称为“送穷鬼”,亲友不能往来,以免穷鬼上门。贵州则在初三“开芽”,不但要敬神、开市,还特地到亲戚家拜年。 台湾初二回娘家,而广东翁源要等到初三送穷鬼之后的初四才回娘家。 河南和沈阳初五是“破五”,出门不吉利,大家不拜年。山东初五也叫破五,却是商店要开门应市。陕西的破五则要开始炒新鲜蔬菜来吃。 由此可见,各地因不同历史,可以发展出天差地远的风俗,且各自振振有词的说他们的禁忌是有道理的。 本书是娄子匡亲自游历各地,询问地方耆老所得到的活生生的资料,一直到90岁过世前,他依然在民俗学的研究上努力不懈。 相关文章: 张草 | 最伟大的反战小说 张草 | 一本书,三个绝响 张草 | 给全球生物的性忠告
11分钟前
美食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迎接农历新年不论是与亲朋好友、工作伙伴共同进餐,中餐都会是首选。但过于传统的中餐可能叫人生腻,却也不能太过革新失去中餐的风味,如何拿捏得精准,巧妙的结合创新与传统,全靠大厨掌控。 想试试创新的年菜,不妨到Hilton KL的中餐厅Chynna尝鲜! 说起酒店的餐饮,首推的会是西式餐点味道最好。对偏爱中餐、对食物的色、香、味格外讲究的食客而言,传统的中餐馆才是吃中餐的首选,即使是五星级酒店都不能打破这个执念。 可是,凡事总有例外。 大马常见的中餐,多以粤菜为主,粤菜最看重鲜味,食材务求新鲜,便是好吃的关键。在吉隆坡星级酒店Hilton KL里的中餐厅Chynna,掌厨多年的行政厨师长林福兴,深明食客的心态。 明白时代在改变,食客的味蕾对美食的追求也在变化,中餐固然是新年前后这个阶段的首选,却不能一成不变,所以他每年都会精心设计创意年菜,让人可在相聚之际尝新也尝鲜。 生肖鱼生 单是新年各中餐馆必备的鱼生,Chynna就有好几款供选,重头戏自然是林福兴每年都会花费心思设计的生肖鱼生,今年则是俏皮可爱的蛇造型,再用上了以“蛇”同音的蛇果作为其中的材料,需要花费数小时制作,建议提前预定。 斋翅羹 年菜里的胡椒菜花海鲜斋翅羹,以爱护海洋之名选用了斋翅羹,结合西式烹煮,具新鲜感。 海鲜料理 豉汁青豆蒸龙虎斑及五色风塘脆炸串味虾碌,都用上了游水海鲜,干贝扒鲍鱼猴头菇精选澳洲的野生鲍鱼带来不同的口感,每款菜式都采用了新鲜食材,再以创新的方式烹煮及搭配,让人吃到鲜味的同时也吃上一份新鲜感,开展新一年、新气象。 更多菜式……    
3小时前
转眼间农历新年又要到来了,在我们平淡的一年365日里,好像唯独这个时节最为忙碌。 忙着大扫除、忙着采买一家人的新衣裳、忙着选购各类年货、忙着布置家里、忙着准备回家乡…… 如此这般一年又一年地周而复始,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不知从何时起,你的过年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已随着岁月悄然改变? 于是尽管一家三代人同居一屋檐下,对于“农历新年”相关的记忆却不尽相同。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陈世伟 孙佩华:身分转变后过年准备工作也发生改变 在孙佩华未婚未育仍是青春少艾时,由于父母在巴刹经营小生意,过年前两日经常需要通宵忙碌直到大年三十下午,这是她年少时与农历新年相关的记忆。 “我很怕过年。” 但是随着父母退休,她成婚为人妻、为人母后,新年的记忆和准备工作开始发生转变,比如距离农历新年尚有一个月之久,育有3名子女的她却早已将他们的新衣采购完毕。 “每年都是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带他们去买衣服,因为他们现在更喜欢到实体店里自己挑选衣服,不像我们以前是妈妈买什么就穿什么。” 特别是已经具备自主意识,迈入青少年阶段的长子马子铭,以及爱漂亮,懂得打扮的小女儿马艺瑄更甚,于是她会特意开车带他们到商场去自己挑选,每次得花上至少3小时选购。 她笑说,好在次子马敬茗更随意一些,不怎么挑剔,至于自己的衣服则网购解决即可。 虽然家有帮佣可以分担大扫除的重担,但是其余涉及个人物品的断舍离,还得由她亲自来处理,比如3个孩子年届12岁至9岁之间,正是长身体的年纪,采购新衣裳后,着手整理孩子们的衣橱,清理不合身的旧衣服自然是她重要任务之一。 “因为帮佣不会知道哪些物品或衣服能不能丢。” 除了整理大小家务事,善于烘焙的她在年关将至时,也会腾出10天左右的时间,亲手制作杏仁饼、曲奇、德式酥饼、花生饼等年饼,用来招待来客或分送给亲友。 一直到过年前一周,她会带着孩子参与采买红彤彤的装饰品,为居家布置一番增添新年气息,当然,孩子有时会选过于花俏,像是毛茸茸或布满金粉的装饰品,她会一一地婉拒。 此阶段,孩子与家务的年前准备均已完成,接下来自然不能忽略自己,美容、美甲、美发逐一提上日程,保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年。 马庆兴:小时候最期待回乡过年 与土生土长吉隆坡人的她不同,她的丈夫马庆兴的新年记忆都与回乡有关。 “小时候我们会非常期待过年,因为过年就能出门(去外坡),如果公公婆婆还在的话,每年我们年二十九就会回公公家,初三回外公家为他庆生。” 年初一先乘车到父亲马华强的故乡半港,年初二回到吉隆坡的家里休整,年初三再乘车回到母亲黄秀珍的老家马六甲,分别和久违的堂兄妹、表兄妹齐聚一堂,玩耍嬉戏,热热闹闹的场景,深深地镌刻在他的回忆里。 往昔的种种鲜活如昨日,他仍记得外公家是一间地处在11英亩的橡胶园里的木屋,每当他们抵达时,得先将房间打扫一遍;屋里没有厕所,大小二便得带着水桶、卫生纸走到屋外不远处,由铁片搭成的厕所解决。 “我很怕半夜去厕所。外公在夜里只要一听到响动,就会提着手电筒陪我们去。” 外公还做得一手好菜,过年时一个人就能为7个女儿、4个儿子,以及一众女婿、媳妇、子女、亲友掌厨…… “每次回去都会准备很多汽水。那些玻璃瓶装的汽水堆得像山一样高,每年都是由罗里载来的,想喝就自己去拿。” “他们都没经历过这些。”他指着坐在沙发上的3个孩子。 而今还回老家吗?我问。 他们只是摇了摇头说,自老一辈人离世后,家乡的祖宅亦一一售出,现在基本上留在吉隆坡,或最远回到双方父母目前定居的双文丹(Serendah)过年,长途奔波舟车劳顿回乡过年的记忆到马庆兴这一代宣告终结。 “我的叔叔他们也会来双文丹找我的爸爸妈妈。” 黄秀珍:消失的老家和味道 黄秀珍很好地将父亲的良好传统继承下来,她极为重视农历新年的家庭聚餐,于是在新年前1个月至3周就会陆陆续续地购买海参、鱼鳔、冬菇、酱油、麻油、绍兴酒等干货。 “我会事先打电话跟固定的摊贩预订。” 然后,特意和丈夫一大早驱车远赴适耕庄采购鱼虾等海鲜,最后才会购买猪肉做春卷。 在她年纪尚轻时,也会自己制作年糕、鸡蛋卷(Kuih kapit)、蜜蜂窝,马庆兴会在一旁帮忙折叠鸡蛋卷,可谓仪式感满满。 而父亲烹煮的海参、鱼鳔汤让黄秀珍至今念念不忘,虽然她也拥有一手好厨艺,却难以复制父亲的味道。 “现在连黑酱油的色泽、味道都不如从前了。” 原来,回不去的不仅是已经消失在尘烟的老家,还有从前的味道。 马敬茗、马子铭、马艺瑄:新年是跟很久没有见面的亲戚聚会 最年轻一辈的马子铭、马敬茗和马艺瑄,如今无法体会到祖父、祖母和父亲舟车劳顿只为与家人团聚的殷切心情,但却也有属于他们的新年记忆。 当孙佩华带着他们去买新衣、买装饰品,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新年要来了”的信号,“农历新年”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一定要自己选烟花!一定要喝汽水!”马敬茗抢答道,当然,这也是哥哥和妹妹的心声。 “要去阿嫲家过夜,跟很久没有见面的亲戚聚会。”坐在一旁的马子铭和马艺瑄补充道。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孩子的答案里有汽水、烟花,却偏偏没有提到新年的核心道具——“红包”,经我一提,孩子才恍然大悟。 孙佩华笑说,“红包”的存在感之所以这么低,是因为他们最后还得上缴,交由她存入各自的银行户头。 “不懂有没有(存进户头)啦!”马子铭的小声质疑引发哄堂大笑。 同一个世界,同样的父母,同样是被保管,不知何时才能实现支配自由的红包,我想也算是每一代孩子的共同记忆。 汽水、烟花、红包是共同的新年记忆 有趣的是,尽管每一代人过年的方式已经有所不同,唯独“汽水”不曾缺席过,更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消失,其地位可谓稳如泰山。 “农历新年”仿佛是每一代孩子实现汽水自由的通行证,无论父母平日如何严格约束,在这段时间里总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网开一面。 因此,“农历新年”与“汽水”已经紧紧挂钩,一提起新年就自动联想到汽水,甚至不管历尽几代人的变迁,这种自动联想连同烟花爆竹一样贯穿所有年龄层的新年记忆。 比如,只要提到新年,马子铭、马敬茗“汽水”二字便冲口而出;马庆兴的童年记忆里那堆积如山的汽水瓶;年近7旬的黄秀珍也不例外。 “小时候,我们还会放一颗花生米进(汽水)里,看谁咬到花生。”她回忆道。 喝不完的汽水;总是玩不够的烟花,以及永远处于被父母保管状态的红包,也是不是你的新年记忆呢? 更多【家庭】文章: 废物变玩具 开启孩子想像力 短视频当道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思考? 马术治疗 开启特殊儿童心门  
7小时前
4天前
(马六甲8日讯)每年农历新年前,甲州老街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美景,是不是充满了浓浓年味?民众们又知不知道这些体积不小、重量不轻的大红灯笼是由谁挂上去的吗? 这期《带你去找爱》就是要介绍这群默默付出精力和时间,却永远没有人懂“他们是谁”的年景幕后英雄。 他们在新年前一个多月已经展开熬夜的工作模式,为了让老街呈现红彤彤的氛围,每个夜晚都在鸡场街爬高爬低,从晚上7时许忙着挂灯笼,直到凌晨3、4时,那个时间点大家已经在梦乡之中了…… 颜天禄:夜晚默默付出劳力 鸡场街文化坊工委会主席拿督威拉颜天禄对《找爱》记者说,这些无名英雄每天晚上都要牺牲睡眠时间在老街挂灯笼,而且都是义务和自愿性质,这种精神值得大家给予赞扬! 他指出,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人夜晚默默为年景付出劳力,更加不知道这些人为了让老街散发春节氛围,天天工作到凌晨才回家,第二天一早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他们要将每一粒灯笼打开,然后安装灯泡再将灯笼用铁线串起来,最后通过升降机把灯笼一粒粒拉起来、挂起来。” 颜天禄表示,他们必须爬高爬低,还要接触电,有着一定的危险性。 他说,这些幕后英雄不止要将2025粒灯笼挂上老街半空,同时必须负责维修,一旦刮起北风就有可能将挂灯笼的线吹断,他们就要马上进行处理。 “幸亏他们经过多年的经验累积,慢慢摸熟整个安装工作,虽然外界不认识他们是谁,但是老街街坊都认识他们,知道他们的辛苦;因此,工委会非常感谢他们的付出。” 他表示,早期老街的灯笼只有500粒,一直发展到现在的2025粒,很多第一代的工作人员年纪大了就由第二代接手,这也象征着年景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 “就是这样的5、6人把老街弄得红彤彤,为年景布置付出无数心力。” 翁诗洋:一年比一年好成就感满满 20年来不间断参与挂灯笼工作的翁诗洋笑着说,因为这是华人农历新年的文化特色,能够为自己家乡奉献一点力量,然后看着老街年景布置一年比一年好,本身能为年景出力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他表示,老街的大红灯笼越挂越高、越挂越多,吸引了很多市民和游客来打卡,形成了所谓的“年景保佑”特色,也让参与工作的人更有精神。 “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担心风大雨大时,灯笼的稳固性,所以每次在张挂灯笼都会非常小心,一再检查,确保没有问题。” 《找爱》记者晚上所见,来老街工作的人都是带着愉快的心情而来,他们亲力亲为,用体力将大灯笼挂满整条老街;翁诗洋60多岁的父亲翁绍健也在现场帮忙处理灯笼,两父子携手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让老街“红起来”,这些人值得大家给予掌声!  
4天前
4天前
5天前
随着年龄增长,过年对我的意义悄然发生了变化。小时候,过年是期待与欢笑的时刻,过年前和家人甚至邻里一起边听新年歌一边做新年饼,还有年夜饭的香气、家人间的祝福与笑声,以及小孩一起放烟花,都让我们欢欣喜悦。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来到了中年,过年开始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与压力。年货开支、家里的装饰、红包往来,这些负担逐渐取代了原本的简单快乐,让过年变得不再那么纯粹。 70年代出生的我,小时家里或总会播放传统的贺年歌曲,如〈恭喜恭喜〉〈春风吻上我的脸〉.〈王小二拜年〉、〈大地回春〉甚至是〈财神到〉,这些旋律承载着浓浓的年味和对新年的祈望。然而,现代新派贺年歌曲的兴起,使这些熟悉的歌曲渐渐消失,过年的气氛也变得淡然许多。 年饼香气弥漫整个村 此外,过去的年饼制作是家庭过年的重要仪式,一家人甚至全村妇女会亲手制作各式年饼,大家一起动手,年饼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村中,这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家人和邻里情感的表达。然而,今天的年饼大多从市场购买,虽然方便,却少了那份温情与心意。过年时与邻居互送年饼、问候祝福的传统也逐渐消失,曾经饱含深情的贺年卡,早已被冰冷的电子祝福取而代之。那些快速编辑的祝福语和图片虽便利,却缺少笔触间的温度与真诚。更令人感伤的是,年节里的聚会,彼此交流少了,低头看手机的时刻却多了。 尽管如此,我深知,过年不应仅仅是物质上的庆祝与排场。它更是时光里对家的守候,是一份亘古不变的情感延续。当年味渐渐变淡,我学会在心中守护那些旧时光的温暖。 岁月更迭,情谊未减。哪怕灯火阑珊,曾经的年味与对团圆的期盼,仍在记忆深处悄然闪耀,为人生成长的旅途,增添一抹永恒的暖色。
6天前
2星期前
(新加坡1日讯)迈入2025年的第一天,狮城艺人献上新年祝福,用一个字总结2024,也分享对2025年的期许与展望! 步入40岁的陈邦鋆希望能挑战自己,训练成这辈子最精壮的状态! 陈邦鋆接受《新明日报》访问时表示,他每年的愿望清单都一样,“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以及拍到让自己骄傲的作品。”今年步入40岁的他训练成这辈子最精壮的状态。 陈邦鋆选了“悟”来总结自己的2024年,他表示:“人生好多简单但又深奥的课题。 2024年让我深深体会也‘领悟’了很多。” 雅慧望接好剧本好角色 雅慧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参与更多优质的影视剧制作,不断挑战自我,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为观众带来更好的作品。 同时,她也想学习和体验更多新事物,但最大的挑战是想做的事情太多,时间总觉得不够用! 雅慧为自己在2025年定下的目标是专注于好剧本和好角色,通过表演带给观众更多触动与共鸣。同时能继续突破自我,在事业上有更多惊喜的成就。 2024年对雅慧来说是一个“转”的年份,“很多事情都有了新的方向和突破。‘转’不仅是改变,也是成长,带给我更多前进的动力。” 宗子杰不想给自己太多压力 小阿哥宗子杰表示,他没有为自己定下2025年的愿望清单,因为前几年的都还没达到。而比较急性子又固执的他,今年想避免给自己过多的压力,照顾好身体,所以就以平常心去过。 宗子杰选了“8”来总结自己的2024年,“2024年有很多起伏,也不是特别顺利。感觉跑了很多可是绕了一圈,就很像数字‘8’,兜兜转转回到起点。”  洪昭容盼多做直播 拍电影 洪昭容笑说:“年轻时比较多计划,现在都求平安健康。”  她希望2025年能继续多做些自己有兴趣的事,像直播、拍电影、多运动,希望大家平安。” 她选了“惜”来总结2024,“去年很开心能和珍惜的家人朋友多聚,一起旅行。我们50多岁,剩下的时间不多,要珍惜当下。” 她表示“惜”也指“惋惜”,“惋惜这世界,天灾、战争、诈骗泛滥,我很担心下一代的人,看到身边朋友被骗也很伤感,所以还是回到珍惜当下,尽量跟正能量的人共处。”   马艺瑄感谢自己的勇敢 马艺瑄在IG上传了剖腹生产、拿新家钥匙的影片,并写道:“我想对过去一年的自己说‘谢谢你,谢谢你的勇敢’。至每一位跟我一样经历失去挚爱之痛的你们,我知道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像是把世界都夺走了。但请记住,无论多难熬的日子,我们都要好好活下去。因为爱不会因为离别而消失,它会变成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 孙燕姿迫不及待与粉丝相见 孙燕姿分享了一系列2024年的生活照,如到洗衣店、学烘焙、带小孩、画水彩画等,并写道“2025的到来,我展开双手迎接她。就在日落以后,我想我应该还是会先躲进山洞,埋头练习。但我已迫~不~及~待和你们再见面。某种声音告诉我:‘所有好的与坏的、都会像河流一样,到最后遇见大海,成为强大的一体。’ ” 孙燕姿也希望大家都还是无惧地、带着希望,迎接2025。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